
电动车作为群众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代步工具,为公众出行带来了便利。由于目前充电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少群众从家里拉出长长的接线板“飞线充电”,极易引发火灾事故,给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如何消除安全隐患,依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甘州区检察院检察官积极开展行动。
走访调查 收集线索
近期实地调查发现,城区内及各乡镇辖区的多数住宅小区,存在住户私拉乱接电线为电动车充电的行为,有的电线缠绕在天然气管道上,没有任何支撑与保护措施。杂乱无章的电线、插线板长期暴露在室外,日晒雨淋,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充电电动车往往停放在单元门口周围,一旦发生漏电、起火等情况,火情便会迅速蔓延,堵塞群众逃生通道,危及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分析研判 积极监督
事出必有因。检察官通过分析调查线索发现,各住宅小区出现“飞线充电”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为省事、图方便私拉电线充电;住宅小区内充电配套设施不完善,甚至没有充电设施,居民群众只能“自给自足”;部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居民与物业“打游击”,物业动态监管缺失。
针对小区内电动车“乱停乱放”“飞线充电”,将小区居民的人身、财产置于危险之中,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等行为,甘州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行政部门积极履职尽责,消除公共安全隐患,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督促整改 共治共享
检察建议制发后,相关责任单位及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制定整改方案,组织辖区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物业等单位部署整改,对发现的“飞线”隐患做到一告知、二提醒、三清理,采用张贴警示牌、印发消防安全须知等方式,使电动车“飞线充电”隐患危害大、消防安全靠大家等观念深入人心,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同时,不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及时安装了集中充电装置,解决了群众充电难的问题。
此次专项整治,对“飞线充电”“电线在空中乱飘”等现象进行了有效遏制。甘州区检察院也将继续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建议一件,治理一片”的检察职能,聚焦民生民利,真正当好公共利益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