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成长教育离不开父母的监护。针对孩子的犯罪行为,家长应当反思自己的监护是否有缺失......”近日,甘州区检察院针对未成年人王某涉嫌盗窃罪一案,对王某及其监护人进行训诫,并向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

未成年人王某初中辍学后在一家火锅店打工,偶然看到同事马某的微信支付密码后,便暗自记下。今年5月份以来,王某多次借口手机没电借用马某的手机使用,趁机将马某微信绑定银行卡内钱转入自己账户,涉嫌盗窃罪。
少年走向犯罪竟与监护缺失有关
检察官发现王某父母常年在外跑长途货运,平均一月只有四五天在家,一直由年近古稀的爷爷奶奶监护,其父母对王某的学习教育、经济开销甚少关注,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缺席对孩子的教育管教,直至案发,家人均未发现王某的行为偏差。针对王某父母监护缺失的问题,承办检察官发出“督促监护令”。
“督促监护令”是个什么令?
“督促监护令”是检察机关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发现监护人存在管教不严、监护缺位等问题,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或者受到侵害时,督促、引导父母对孩子履行监护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向监护人发出依法履行职责的检察工作文书。

检察官现场宣告送达“督促监护令”后,对王某的父母进行了释法说理,并对其进行了亲职教育,希望他们能够切实履行监护职责,不再因忙于生计而使得孩子处于无效监管状态。王某的父母对检察机关表示感谢,承诺今后将严格按照“督促监护令”的要求,履行好监护职责,加强教育引导,给孩子营造良好家庭环境,时刻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督促监护令”是给家长的“紧箍咒”,使缺失监护的孩子能够得到有效的监护,得到家长的关心与呵护,督促家长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甘州区检察院将立足检察职能以“督促监护令”为抓手,加强对涉案未成年人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导,探索《监护督促令》落实、监督机制,以司法保护带动家庭保护,构筑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基础防线,进一步提升督促监护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