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2025年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年会暨“法润丝路”检察理论研讨会在武威召开。会议表彰了2025年全省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先进单位及检察理论研究年会获奖论文。甘州区检察院获评“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先进单位”,青年干警陈文丽撰写的理论文章《低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法律规制和矫正路径探析》获评全省检察理论年会优秀奖,这是该院继2024年度全省理论年会2篇理论文章获奖后,再次在全省理论年会获奖。
近年来,甘州区检察院立足法律监督职能,聚焦工作重点、理论热点、实践难点,持续在服务中心任务、体制机制改革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破难题,在创新检察生产力、提升司法办案质效等实务应用研究方面解新题,以高质量检察产品助力甘州检察工作内涵式发展。2024年至今,立项省级检察理论及实践创新研究课题8项,3篇文章在全省检察理论研究评选活动中获奖,7篇文章在公开发行期刊发表。
一是坚持领导带头与全员参与并重,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研究格局。院党组始终将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制定《甘州区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奖惩办法》,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规范成果认定、强化激励措施,引导检察干警深刻认识检察理论研究和检察工作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为推动检察理论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扫清了思想障碍;组建“检察长+”组合式研究组,推进理论研究工作深入开展。检察长着眼大局所需开展调研、申报课题,班子成员聚焦分管领域工作主动开展调研,中层干部立足于自身岗位实际,对新出台法律法规的应用开展研究。
二是坚持立足实践与服务大局工作并重,确保研究方向紧贴中心工作与现实需求。按照理论调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总体要求,落笔数字检察、诉源治理等改革重点,形成“小切口、深挖掘”的理论成果。检察长强峰撰写的《基层院拓展类案监督数字化应用的发力点》《激发数据叠加倍增效能 促进类案监督数字化应用》发表于《检察日报》,副检察长张宏撰写的理论课题《类案监督数字化应用的实践与思考》,荣获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三等奖”,为我院深化数字检察工作注入新动能。副检察长李兴才撰写的《基层检察机关溯源治理问题研究》,以理论破题、实践作答,为本院及其他基层检察机关强化溯源治理提供了系统性方案。副检察长孔繁婷撰写《市域社会治理背景下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处分管理与矫治教育路径探》,以及检察官助理陈文丽撰写的《低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法律规制和矫正路径探析》,为构建本地区“精准预警、协同干预、源头防控”的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体系提供了智力引擎。
三是坚持机制建设与氛围营造并重,继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生态。以品牌建设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拓展检察理论研究路子。今年,该院以打造“红旌润甘检”“甘检和诉”“甘霖润企”等10个亮点品牌为依托,全面展开检察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工作。通过机制“硬约束”与氛围“软滋养”的有机结合,2025年度立项省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4项,实践创新研究课题2项,课题数量与较上年同比增加50%,有效激活全院干警的研究热情与潜能,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呈现出“机制更健全、氛围更浓厚、成果更丰硕、转化更有效”的良好态势。研究生态的持续优化,不仅为精准办案、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更培育了一支善办案、懂研究、能创新的高素质检察队伍。